6月6日,欧盟统计局发布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经季节性调整后,欧元区和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均环比增长0.6%,高于5月中旬公布的第二次估算值0.3%。尽管接受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数据会向上修正,但仅有两人预料到修正幅度会如此之大。按市场价格核算,采用季调标准,欧盟27国完成的名义GDP为46123.756亿欧元(4853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剔除物价波动因素,同比实际上涨了1.6%,略微超过市场预期。
欧盟27国GDP统计中,爱尔兰的成绩首屈一指。爱尔兰2025年第一季度的GDP同比上涨22%。具体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爱尔兰经济环比增长9.7%,较初步估计的3.2%和上修后的5.0%大幅上升,同比上涨21.1%。在全球多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的情形下,爱尔兰经济却逆袭实现快速增长,几乎翻了一番。这是爱尔兰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专家认为,原因主要是跨国公司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新关税政策之前争相提前装运,导致出口激增。除此之外,经济底子好,也是因素之一。爱尔兰虽然是只有540万人口的小国,但2024年该国GDP实际增长1.2%,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卢森堡和瑞士。
爱尔兰的经济成绩之所以备受瞩目,高科技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爱尔兰是欧洲最大的科技出口国之一。苹果、谷歌、英特尔等科技巨头不仅把欧洲总部设在爱尔兰,还在爱尔兰设立了研发中心。2025年,爱尔兰的科技出口额已经占到全国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科技企业奔赴而来,是受益于爱尔兰政府推出的12.5%的企业低税率政策,它将爱尔兰打造成为“欧洲硅谷”。这些跨国企业为爱尔兰带来巨大收益,GDP的大部分增长来自跨国公司主导的行业。
欧盟公布的成绩单里,德国作为欧元区经济引擎,经济增长速度也快于预期。德国公布的一季度初值是“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0.2%”。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德国GDP总量为1.14万亿美元,再度超过了日本,位居美国、中国之后,在全球排名第三。
其他主要大国中,日本一季度经济同比上涨了1.6%,但环比下降了0.17%,按年计算的降幅为0.7%,按市场价格核算的名义GDP为156.198075万亿日元,约为10242.93亿美元,全球第四名。一季度,英国经济环比上涨0.7%,同比提升1.3%,采用季调标准核算的GDP初值为7385.62亿英镑,约为9304.57亿美元,在全球排第六名。第五名的印度,还未公布经济成绩单。第七名依然是法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同比增长0.8%,环比提升0.1%,GDP为7422.247亿欧元,约为7810.74亿美元。
虽然,一季度欧元区增速好于预期,不过,在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下,欧盟经济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5年春季经济展望报告,对欧盟及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相关经济指标进行了最新预测。报告指出,受全球贸易前景趋弱、美国加征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2025年欧盟实际GDP增长率从2024年秋季预测的1.5%下调至1.1%,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从1.3%下调至0.9%;明年的经济增长前景也不容乐观,预计2026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为1.5%,欧元区为1.4%。
欧盟今年经济政策毫无例外地聚焦于实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平衡。报告指出,预计欧元区通胀率今年将接近欧洲央行2%的目标,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仍维持在2.7%,高于目标水平。经济的放缓和停滞也为货币政策刺激提供了空间。6月5日,欧洲央行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旨在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这是欧洲央行自2024年6月宣布降息以来第八次下调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