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香港合作的基点、空间、同质性非常强。两地通过合作的催化剂,把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把香港作为连接全球的‘超级链接者’,能够形成错位互补的优势。”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四:深化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合作发展”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张为忠谈到,加强上海和香港交流协作,打造中国金融“双枢纽”,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和协同效应,共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国际金融中心在四个方面有共同点:基础设施、要素市场、机构主体,还有金融人才。特别是金融科技人才的集聚非常鲜明。”张为忠表示,第二个特性是资金的交汇融通。国际金融中心有开放属性,从资金到资本,再到资产配置,在资源总体配置和流动性安排方面起到核心枢纽作用。第三个鲜明特征是金融制度、规则和标准。国际金融中心是制度、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先行者、引领者、探索者,也是试水者,这对金融发展非常重要。第四个特征则是拥有高度开放的市场。
“高度开放的市场一般要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他表示,香港的先发优势非常鲜明,而上海则集聚了中国整体市场和枢纽优势,因此二者高度契合。
沪深交易所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建立和实践已历经十年。十年来,互联互通让两地金融市场联动发展,加快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成为全球金融开放和创新的典范。同时,通过监管标准互认,监管框架和沙盒使用,使得两地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审批效率大幅提高。沪港两地通过合作的“催化剂”,已形成了错位互补的优势。
对进一步深化沪港两地合作,张为忠提出了五方面建议。
一是在制度规则上共同合作。二是深化机制连通,建立全球资产配置的“高速路”。三是推动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连接。四是筑牢防范风险的堤坝。五是加强人才交流。
“沪港两地基础设施连接、‘三通’扩容和增强两地投资市场流动性都非常重要。”他表示,香港拥有离岸人民币市场、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的优势,而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出海”、谋求产业部署和资产配置新模式,可以通过深化沪港两地机制连通,建立全球资产配置的“高速路”。
同时,张为忠谈到,推动香港和上海的基础设施连通非常关键。“这种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物理设施,还包括政策法律体系和资产对外连通。”他表示,香港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
此外,他还谈到了国际金融中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催化剂,是加速器。”张为忠表示,资金与资产配置对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本身就是资金、资产、资本、资源的配置者,能够辐射带动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并迅速发展成生态,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沪港两地共同发力,推动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连接,能够助推科技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张为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