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上市的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增长迅速。最新数据显示,时隔6个月,8只产品规模均突破百亿元大关,总规模较发行时增长超5倍。
业内人士认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丰富了我国债券ETF产品体系。此外,8只产品正式入库质押,增强了信用债ETF产品的吸引力,信用债ETF发展前景广阔。
8只信用债ETF规模均超百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均已突破100亿元,合计总规模达1162.43亿元,较上市之初增长超5倍。
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规模率先突破200亿元大关,规模达203.33亿元。作为此前率先突破100亿元大关的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规模为188.10亿元,总规模暂时位列第二;其后是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规模为182.71亿元。剩余产品规模从大到小分别为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广发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大成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天弘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分别为134.89亿元、127.49亿元、116.18亿元、105.09亿元、104.64亿元。
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于2024年11月29日上报,当年12月31日获批,并在今年1月7日集体发行,多只产品达到30亿元募集上限,合计募集规模217.10亿元。
业内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也十分期待。大成基金表示,债券做市制度是沪深债市最为重要的交易制度之一,交易所引入做市商,意在为做市债券提供持续报价支持,有助于形成场内债券合理定价,强化债券市场稳定性,便利投资者达成交易、提升投资意愿,也有助于推动债券合理定价,从内部促进债券产品体系健康发展。
入库质押推动规模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意义重大。
今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稳妥推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研究将信用债ETF纳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逐步补齐信用债ETF发展短板。3月2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文,允许符合条件的信用债ETF产品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
6月4日,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及1只公司债ETF(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发布公告称,经有关部门批复同意,自6月6日起,可申报作为质押券进行通用质押式回购交易。
质押式回购是一种债券回购类业务,属于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基金经理张磊表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入库质押极大增强了产品吸引力,便利各类投资者参与,有利于推动产品规模增长和活跃度提升。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者可通过信用债ETF质押,追求场内融资放大收益。从流动性角度看,纳入回购质押库后,随着规模持续增长,信用债ETF的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交易需求,利好产品长远发展。
易方达固定收益特定策略投资部李一硕表示,信用债ETF后续开展质押式回购业务,有利于投资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丰富投资策略,在合适的资金利率水平下提高投资收益;将进一步提升信用债ETF的投资价值,吸引更多投资者积极参与,为信用债ETF市场带来实质性利好。
“首先,基准做市公司债是交易所按一定标准筛选出来的信用债,这些债券规模较大、信用质量较高,在主做市商的持续做市下表现出相对更强的流动性。其次,跟踪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的ETF,投资标的清晰透明,信用风险相对更低、跟踪效率相对更高,是非常便捷的工具性产品。此外,信用债ETF支持场内‘T+0’回转交易,有利于投资者进行股债等大类资产的灵活切换。”信用债ETF广发基金经理洪志表示。
“债券指数基金发展前景广阔。”张磊表示,一是当前债券指数基金市场占比相对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信用债指数基金发展刚刚起步,存量信用债指数债基只数较少;三是通过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有限,指数基金的费率优势和工具属性会更有吸引力;四是相较普通债券指数基金,债券ETF具有交易灵活便捷、质押方便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