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掀起兼并重组潮

频道:头条 日期: 浏览:

近年来,“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已经成为中小银行改革的主旋律。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截至7月14日,今年以来共有90家村镇银行出现在“退出列表”之中,超过了去年全年村镇银行退出机构的总和。

业内专家表示,中小银行合并重组,不仅有助于减少高风险金融机构,而且将有效降低风险防范化解的成本。下一阶段,中小银行重组速度将加快,村镇银行数量会逐步减少。

在“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下,2025年,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步伐提速,村镇银行正在加速“退场”。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新疆、贵州、四川等地密集落地多起吸收合并案例。从合并方式来看,通过发起行吸收合并、他行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实现村镇银行“减量”“提质”,已经成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主要思路。

“金融机构合并重组,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更好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推进风险防范化解,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高风险金融机构,而且将有效降低风险防范化解的成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下一阶段,我国中小银行重组速度将加快,村镇银行数量会逐步减少。

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开启“加速跑”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改革重组明显提速。进入7月以来,又有多地中小银行吸收合并的申请获监管批复。

7月10日,贵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吸收合并铜仁丰源村镇银行获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核准。公告显示,吸收合并后,原铜仁丰源村镇银行将注销法人资格,不再以铜仁丰源村镇银行的名义对外营业及吸收公众存款。

在贵州银行发布公告的前一天,新疆银行也表示,将于7月24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审议有关吸收合并方案、吸收整合工作机制等系列议案。据悉,此次吸收合并的对象为新疆汇和银行。

记者了解到,在完成汇和银行的合并重组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城商行数量将减少至4家,包括新疆银行、乌鲁木齐银行、昆仑银行、哈密市商业银行。

7月6日,成都农商行也发布公告,宣布以吸收合并、改建分支机构的方式吸收合并自贡、峨眉山、犍为、长宁、筠连、南部县6家中成村镇银行。次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了批复文件,同意成都农商行吸收合并上述6家村镇银行,并承接全部债权、债务。

除了上述三起案例,近期,还有青岛农商银行、苏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召开股东大会,审议推进村镇银行吸收合并等工作的议案。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已经成为中小银行改革的主旋律。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截至7月14日,今年以来共有90家村镇银行出现在“退出列表”之中,超过了去年全年村镇银行退出机构的总和。

“村改支”和“村改分”渐成主流

从兼并重组的模式来看,今年以来,“村改支”和“村改分”成为中小银行整合吸收的主要方式。具体而言,村镇银行通过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转变为旗下的分支机构。

例如,今年1月,昆仑银行获批收购塔城昆仑村镇银行,并设立昆仑银行塔城分行等4家支行;今年3月,内蒙古银行也获批收购呼和浩特市新城蒙银村镇银行、磴口蒙银村镇银行、察哈尔右翼前旗蒙银村镇银行等村镇银行,并设立相应支行。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官网的批复信息,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50家村镇银行经由“村改支”“村改分”等方式被兼并重组。从合并主体来看,除了区域性中小银行,股份行甚至国有大行也加入“村改支”“村改分”的行列。

6月23日,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的信息,江津监管分局同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并设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这也是首个国有大行参与“村改支”的案例。

此前,还有华夏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村改支”“村改分”的申请获监管批复。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村改支”“村改分”等合并措施可以吸收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将其纳入资本实力更强的母行风控体系,从而根治治理缺陷,实现运营成本降低与资源协同效应同步显现。

“‘村改支’‘村改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看来,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县域法人机构转为分支机构后,整体金融服务能力有望得到提升;二是通过压降高风险机构,有助于增强区域金融的稳定性。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也表示,在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为支行后,集团可以对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增加资本实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提供更加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持续推动中小银行“减量”“提质”

村镇银行的加速整合,既有政策驱动影响,又与其自身公司治理水平及风险承受能力息息相关。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问题一直都是金融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今年初,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2025年的重点监管任务,明确聚焦“减量”“提质”与风险出清,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压降机构数量。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也指出,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从多家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村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现上升趋势。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2%、1.23%、1.79%,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86%,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采用“村改支”还是“村改分”的模式,都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帮助中小金融机构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中小银行整合浪潮中,数量减少换来的是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不是简单的网点撤并,而是金融资源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的战略转型。”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通过合并重组,中小银行可以扩大业务范围,推出更多多元化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

也有业内专家表示,机构“减量”并不能简单与“提质”画等号,未来村镇银行还需要通过提升治理、风控及数字化能力实现自我革新。

“我国农村市场规模潜力较大,作为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坚守自身战略定位,利用自身熟悉农村市场的优势,通过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切实服务农村市场。”娄飞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