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的金融“贴心人”

频道:解密 日期: 浏览:

近年来,广西农合机构以“支农支小支微”为主责主业,以服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契机,聚焦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通过积极布局乡村社区便民金融服务点、创新推出特色金融产品、着力打造智慧银医平台等举措,为农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触手可及的便捷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将普惠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到最需要的领域,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每个角落。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的金融“贴心人”

图为广西农合机构工作人员正在向就医人介绍“智慧银医”终端的功能和使用方式。

城乡便民服务点畅通生活脉络

截至2025年6月末,广西农合机构共拥有1916个营业网点、11350个便民服务点、3240个农村金融服务站以及5889台各类自助设备。在广西,很多乡村都设有农合机构的便民服务点。这些服务点虽规模不大,但经过多年来对布局、服务内容的优化和对服务流程、方式的规范,越来越多村民已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包括助农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基础金融业务,相较于过去长途跋涉前往乡镇网点,如今家门口的服务点为农民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难题。

而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中,农合系统的流动银行服务车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也进一步彰显。服务车上配备有移动柜台、智能柜员机、存取款一体机、社保卡制卡机等设备以及完善的安全防护和网络通信设施,可办理实时开销户、人民币存取款、开通电子银行等柜面业务,还可提供“e挎包”等金融服务。目前,流动银行车已深入70多个县区,为超13万名群众提供了贴心服务,充分践行了金融服务“零距离”。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的金融“贴心人”

图为居民在广西农合机构流动银行服务车旁办理银行业务。

特色产品为生活圈添色

横州市社区精品超市店主黄女士在今年开业前急需采购资金。横州联社客户经理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向其推荐了“小茉莉易贷”。从申请受理到审批仅用30分钟,黄女士便成功获得了30万元的信用贷款,新店得以顺利开业。

对于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便捷的金融支持不仅要精准下沉一线,还需要金融产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面对不同群体的信贷需求,广西农合机构推出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对于商圈内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合机构提供的经营贷款额度充分、利率低、审批快,能有效解决其资金周转难题;对于在消费场景中有贷款需要的城乡居民,农合机构推出了包括“闪贷”“易农消费贷”“工薪贷”“富民贷”等多样化消费信贷产品,无论是购置大额消费品还是参加教育培训、旅游等,居民都能基于这些信贷产品达成合理消费诉求,且申请流程简便,线上线下均可办理。截至6月末,广西农合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1711.56亿元,较年初增加46.46亿元,互联网线上消费贷款余额206.42亿元。

“智慧银医”减轻就医负担

“以前就医,总要在挂号窗口前排长队。如今在门诊自助终端上,一分钟不到就能完成挂号,体验非常好。”马山县中医院的门诊大厅里,马山农商银行投放的自助终端一字排开,正在自助机上缴费的韦女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自助终端服务背后是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智慧银医”平台提供的强力支撑。

在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过程中,广西农合机构不拘泥于单纯的金融场景,也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更多融入居民生活场景。近年来,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大力推进“智慧银医”项目,已联通全区超600家医疗机构。就医群众借助自助服务设备能轻松完成预约、挂号、查询、缴费、社保结算等就医流程,门诊排队时间平均缩短70%,获得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与安全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在成功推广“智慧银医”的基础上,近年来,广西农合机构也在大力推进金融社保卡制发卡工作,将移动柜台搬进街道社区,为居民现场办理社保卡换领及激活服务。金融社保卡可代缴养老保险、医保,代发养老金、医保赔付款等,让社保服务也基于金融服务被纳入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中。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了居民的幸福生活,广西农合机构的金融服务为这份幸福增添了保障。下一步,广西农合机构将继续秉持服务地方、服务民生的宗旨,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深度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广大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