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就像‘空中加油’,让我们顺利闯过初创期。”苏州鹏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萌感慨道。
2024年5月,德国TENSOR AG公司的旋翼飞行器项目落户苏州,在项目落地初期,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规则不熟悉,母公司注资需分阶段到位,资金链面临“时间差”。“我们急需一笔过渡资金完成研发中心建设,但跨境股权架构增加了融资方案的设计难度。”赵萌说,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创新“科技招商贷”,将贷款发放与境外投资款到位进度动态挂钩,为企业批复1000万元信用额度。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服务护航。近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笔墨正酣,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商业银行积极破题,助力打通科技创新资金链,以金融力量激发创新活力。
差异化服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上海贝特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机器视觉领域的标杆企业,自成立以来已积累120余项专利,随着发展加速,急需资金扩大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先机。针对其“技术强、资产轻”的特征,北京银行运用专精特新企业专属线上产品“领航e贷”,及时为企业提供了1000万元授信支持。
浙江材华科技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大分子着色剂研发和推广的创新型科技公司。通过“越青贷”,兴业银行绍兴分行为企业提供了600万元创业贷款,为绍兴纺织业绿色转型注入科技实力。
“以人定贷”“以投定贷”“不看砖头看专利”“积分变信用、数据变额度”……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创新服务模式,商业银行正以灵活匹配企业需求的差异化服务,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科技金融贷款占总贷款比重持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保持较高增速。
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工具推出后,银行业积极推动政策落地,建立工作专班,细分目标企业清单,开展大走访,结合企业需求与创新特质,加大信贷资金精准投放,通过低成本的政策性资金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上海市一家地下设备头部企业在技术攻坚的关键时期遇到了资金难题。农行上海分行敏锐捕捉到企业需求,第一时间跟进并了解企业应收款项状况,结合前期良好合作基础为其定制融资方案,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依托科技创新再贷款低成本资金为企业发放7600余万元贷款,为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加速技术研发筑牢根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进一步调动银行支持科创企业的积极性,引导银行向更多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阶梯式融资匹配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半导体芯片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单靠企业自身融资远远不够,建行给了我们资金支持。”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全功能GPU芯片自研、量产量销的企业,摩尔线程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快速的产品研发和迭代节奏。
传统信贷模式难以适配像摩尔线程这类高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从企业初创期风险投资对接,到成长期技术改造贷款,再到项目扩张期银团贷款,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支持。
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大相径庭,商业银行持续完善股权服务产品矩阵,根据科技型企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以阶梯式融资精准支持孵化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杭州市一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户用光伏开发建设及运营业务。在企业成立初期,工商银行通过集团内债转股资金、保险资金、境外券商资金参与其A轮融资,满足企业多元化股权融资需求。此后,工行持续与企业深化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项目贷款、农户贷、电费结算、供应链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
“我们树立成长性思维,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迭代金融产品,打造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初创期企业,该行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综合运用企业创新积分等信息,开发风险分担与补偿类贷款,努力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针对成长期企业,该行结合企业扩大生产需要,加大项目贷款投放;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通过应收账款、票据、订单融资等方式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探索基于技术交易合同的融资服务模式等。而针对成熟期企业,该行强化融资支持、资金归集、债券承销等综合金融服务,通过并购贷款支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
引入股权投资助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仅靠银行信贷资金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从“投贷联动”的思路出发,引入股权投资等外部力量,共同为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规模较小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浙商银行创新“金融顾问综合化服务科创企业”新模式,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及外部机构,推进“贷款+外部直投”、探索服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场景。北京银行深化与VC、PE机构合作,加强“股权+债权”跨界联动,聚焦获得股权投资的企业推出专属贷款产品“联创e贷”,为初创期企业铺设股债双轮融资新路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国有大型银行注重发挥综合集团金融优势,与股权投资子公司协同服务科技企业。例如,农业银行加快落实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展政策,充分发挥农银集团综合多牌照经营优势,持续打造“融资+融智”双轮驱动金融服务,投贷联动赋能科技创新发展。建设银行持续深化科技金融“股贷债保”综合服务体系。
4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鼓励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创业投资等机构合作、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等,引导银行保险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进入5月份,随着债市“科创板”的推出以及银行系AIC迎来扩容,科技企业也将迎来更多股权投资性质的耐心资本。
当前,已有科大讯飞、京东方等24家企业的167亿元科创债发行落地,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10余家银行发布相关债券的承销进展,“股贷债”联动的融资体系将显著化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迅速跟进,拟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子公司,预计也将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与银行“母子联动”,为处于发展早期的科技型企业带来更多“长钱”,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