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港湾」骗局深度起底:3台二手矿机撑起的“挖矿梦”,数万人血本无归

频道:头条 日期: 浏览:

一、投资者亲历:月收益 10% 的 “矿场神话” 碎了

“投资 10 万元托管比特币矿机,每月稳拿 1 万元收益,设备所有权随时可查。”2024 年 12 月,山东投资者王先生在币圈社群看到「比特港湾」的宣传广告,业务员发来的 “内蒙古矿场实景视频” 里,密密麻麻的矿机指示灯闪烁,实时跳动的 “算力产出数据” 让他动了心。

王先生当即通过平台 APP 充值 10 万元认购了 5 台 “云矿机”,第一个月果然收到 1 万元 “挖矿收益”。尝到甜头的他又追加投资 20 万元,并拉着弟弟一起入局。但 2025 年 3 月起,收益开始延迟到账,客服以 “比特币价格波动”“矿场检修” 等理由搪塞。4 月初,平台突然发布 “系统升级公告”,随后 APP 无法登录,官网彻底关停,王先生兄弟俩 30 万元本金血本无归。

据山东警方案件通报及受害者维权群统计,「比特港湾」骗局波及全国 31 个省份,受害者超 3 万人,涉案金额保守估计达 12 亿元,单人最高损失超 500 万元。

二、骗局拆解:四重伪装构建 “挖矿托管” 陷阱

「比特港湾」精准抓住比特币挖矿的热度与普通投资者的信息差,通过矿场、数据、资质、分销四重伪装,打造看似可信的投资闭环,其套路与合规矿机托管项目形成本质区别。

(一)矿场造假:3 台二手矿机撑起 “万机矿场”

作为骗局核心的 “实体矿场” 纯属虚构,仅有的道具是 3 台租赁的二手矿机:

  1. 场景造假
  2. :宣传视频中的 “内蒙古大型矿场” 实为拼接素材,部分画面盗取自 2023 年已清退的合规矿场,实地核查发现所谓 “矿场地址” 仅是废弃厂房,内部仅有 3 台 2019 年产的老旧矿机,且从未接入电网挖矿;

  1. 数量造假

    :宣称 “运营 1.2 万台矿机,算力达 500PH/s”,但根据比特币网络算力标准,单台主流矿机算力约 110TH/s,1.2 万台需占用专用变电站供电,而该项目无任何电力接入备案;

  1. 权属造假

    :展示的 “矿机采购合同”“机房租赁协议” 经核实均为伪造,3 台二手矿机系从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短期租赁,日租金仅 80 元,租期到期后已被回收。

反观比特大陆等合规企业的矿机托管业务,需提供矿场电力许可、设备采购发票、第三方算力监控数据等全套文件,投资者可通过远程摄像头实时查看矿机运行状态,二者可信度天差地别。

(二)数据造假:后台操控的 “算力收益游戏”

为营造 “真实挖矿” 假象,平台搭建虚假监控系统,数据全由程序生成:

  • 算力造假

    :投资者在 APP 内看到的 “实时算力”“挖矿收益” 均为后台预设数值,与比特币真实网络算力无任何关联,甚至在比特币全网算力下跌时,平台收益仍保持稳定增长;

  • 提现操控

    :初期小额提现畅通无阻,目的是诱导大额投资,当资金池达到临界点后,通过 “系统维护”“身份核验”“缴纳手续费” 等借口限制提现,部分投资者为解冻账户额外支付数万元仍无法取出本金;

  • 行情脱节

    :宣称 “收益与比特币价格挂钩”,但 2025 年 3 月比特币价格下跌 15% 期间,平台仍按 “月收益 10%” 结算,暴露数据造假本质。

(三)资质造假:伪造文件掩盖非法本质

为获取信任,平台伪造多项资质文件,刻意规避监管核查:

  • 虚假备案

    :展示 “区块链企业备案证明”“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核查,均为 PS 合成,该公司经营范围仅含 “计算机软硬件销售”,无任何金融或挖矿相关资质;

  • 虚假合作

    :宣称 “与某头部交易所达成算力合作”,但该交易所 2025 年 2 月已发布澄清公告,明确与「比特港湾」无任何关联;

  • 虚假背书

    :伪造 “某国有银行资金托管协议”,经银行核实,从未为虚拟货币相关项目提供托管服务,平台资金直接流入操盘手控制的私人账户。

(四)分销裂变:三级奖励加速资金池扩张

为快速吸纳资金,平台设置 “三级分销 + 团队奖励” 机制,完全符合传销特征:

一级推荐人获被推荐人投资额 8% 的现金奖励,二级 5%,三级 3%;

累计推荐 20 人且团队投资超 50 万元,可升级为 “矿场代理”,享受团队收益 1% 的提成;

宣称 “推荐 100 人可获赠矿机一台”,实则所谓 “赠机” 仅为 APP 内的虚拟道具,无任何实际价值。

截至崩盘时,平台已发展各级代理超 1500 人,部分代理通过拉人头获利超百万元,成为骗局扩散的帮凶。

三、崩盘真相:资金流向与法律定性

2025 年 4 月,因新投资者资金无法覆盖旧收益,「比特港湾」资金链断裂崩盘,其庞氏本质彻底暴露:

  1. 资金池运作

    :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从未用于购买矿机或建设矿场,70% 用于支付前期 “收益” 与分销奖励,25% 被主犯用于购买豪车、豪宅及虚拟货币洗白,仅 5% 用于平台维护;

  1. 技术障眼法

    :所谓 “区块链存证” 实为噱头,未部署任何公链合约,所有交易记录仅存储在自建服务器,崩盘后操盘手直接销毁数据逃避追查;

  1. 法律定性

    :目前山东警方已以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立案侦查,抓获核心成员 23 人,冻结涉案资金 1.8 亿元。根据 2025 年新司法解释,此类虚拟货币矿机骗局涉案金额超 5 万元即可追究刑责,代理层级达三级以上即构成传销犯罪。

四、避坑指南:矿机投资的 “五查” 防骗法则

结合「比特港湾」骗局与 2025 年矿机类诈骗新特征,投资者可通过以下方法规避风险:

  1. 查矿场真实性

    :要求提供矿场具体地址、电力接入证明,通过百度地图街景核实场景,必要时委托当地人员实地考察,回避 “地址模糊”“仅提供视频” 的项目;

  1. 查算力透明度

    :合规矿机托管需提供第三方算力监控链接(如鱼池、币印等平台),可通过比特币浏览器验证算力贡献记录,私有监控系统均为骗局;

  1. 查资质合规性

    :通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核查经营范围,金融类业务需有银保监会备案,虚拟货币相关项目目前在中国均属非法,直接排除;

  1. 查收益合理性

    :2025 年比特币挖矿年化收益普遍在 10%-15%,扣除电费、托管费后实际收益约 8%,承诺 “月收益超 5%”“保本保息” 的必然是骗局;

  1. 查提现自由度

    :警惕设置 “锁仓期”“提现门槛”“拉新解锁” 的平台,合规项目应支持随时赎回矿机或算力,提现无额外附加条件。

警方提示:若已参与「比特港湾」项目,可携带充值记录、APP 截图、聊天记录等证据,尽快向户籍地或案发地派出所报案,并通过 “公安部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 提交线索,配合警方调查有助于提高资金追回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