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惠金融的力量助茂名“土特产”腾飞

频道:头条 日期: 浏览:

在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的推动下,茂名的金融机构围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分别是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罗非鱼、预制菜)产业,打造特色支行模式,设立了荔枝支行、化橘红支行、沉香支行、蛋鸡支行、罗非鱼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资源向“土特产”核心产区下沉,着力写好“土特产”大文章。

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平定镇,有一家专门为化橘红设立的银行——邮储银行平定化橘红支行。如果说化橘红是化州的一张“名片”,那么,平定镇就是这张名片上最显著的“标志”。邮储银行为什么要在平定镇上设置一个针对“土特产”的专营支行呢?这里的化橘红种植、加工经营主体会到这家专营支行办理业务吗?当《金融时报》记者走进这家化橘红支行后,上述一个个问题都得到了回应。

“以前我在广州做药品销售,2020年开始在平定种植化橘红。最初种了50亩,后增至90亩,我还购进了一整套进行化橘红杀青、烘干、切片、分拣、包装的生产加工设备,从单一种植转向种植深加工一体化发展。规模上来了,资金需求也大了。邮储银行把化橘红支行开在镇上,给我做了190万元的授信,帮我解决了资金难题。这不,我下一步要再扩大规模,邮储银行正准备给我增加担保贷款200万元。”化州市盛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谢世勇告诉记者。

记者在茂名采访期间看到,在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的推动下,茂名的金融机构围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分别是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罗非鱼、预制菜)产业,打造特色支行模式,设立了荔枝支行、化橘红支行、沉香支行、蛋鸡支行、罗非鱼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资源向“土特产”核心产区下沉,着力写好“土特产”大文章。

“茂名的金融机构不仅通过配备专业人才队伍、量体裁衣创新‘土特产’金融服务,提升其与特色农业产业的适配性,提供专业高效一站式金融服务,还促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将特色支行模式推广到更多的产业领域。如,响应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战略,设立了全省首个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服务进一步向县镇村下沉,促进强县、兴镇、富村;结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设立油城科技支行、制造业服务中心、滨海海洋支行等,激发茂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茂名市“五棵树一条鱼”贷款余额108.89亿元。其中,荔枝产业贷款余额31.44亿元,化橘红产业贷款余额17.86亿元,罗非鱼产业贷款余额35.85亿元。

让普惠金融的力量助茂名“土特产”腾飞

图为在广东忠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罗非鱼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做罗非鱼加工切片。

政银协同聚合力促进“土特产”提质增效

“茂名是中国罗非鱼之都,世界罗非鱼产业的中心。本地罗非鱼产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全球每12条罗非鱼中就有1条来自茂名。作为‘中国罗非鱼之都’核心区,茂南区拥有全市首家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同时,拥有1家省级良种场、13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已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茂名罗非鱼交易中心、茂南罗非鱼协同创新中心,茂南区政府副区长陈咏周向记者介绍了“佛山禅城区帮扶茂南区”的重点工作——促进茂南罗非鱼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尽管罗非鱼在茂南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产业链大而不强、缺少龙头企业、产业链分散,没有养殖标准导致生产产品后端没有定价标准,缺乏大的品牌,过度依赖出口等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茂南罗非鱼产业健康发展,我们特别对财政与金融的协同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划与部署。”陈咏周如是说。

据陈咏周介绍,为推动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禅茂”两地(即佛山市禅城区和茂名市茂南区)积极探索金融创新举措,出台了《茂名市茂南区金融支持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试行)》,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把罗非鱼产业从种苗培育、养殖生产、产品收购到加工销售等日常经营性支出全部纳入补助范畴;协同省农担公司降低企业贷款门槛、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保险公司分担经营风险,三方协同合作,构建起稳定、可持续、立体式的金融扶持架构。比如,整合省农担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多方优势资源,以约10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为杠杆,撬动10亿元贷款,并提供高达30亿元的保险保障,以财政的“小资金”撬动金融大资本,助力当地罗非鱼产业做强。

据记者了解,茂南区正在致力于打造三级联动服务网络,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整合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与金融机构合作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撬动更多信贷资金和保险保障。茂南区委、区政府与省农担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了区、镇、村三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此外,组织部门协同工作,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并借助金融协会促进产业上下游合作,为罗非鱼产业金融服务网络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记者发现,针对罗非鱼产业金融支持的相关政策与做法尤其强调下沉到村级,由村级开展金融服务延伸工作,协助企业和养殖户收集申请材料,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金融服务能够精准触达基层。省农担公司还派驻了专业人员深入到各村服务点,全力协助开展政策宣传、业务咨询、业务办理、补贴申请等工作,把政府的惠民政策及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送到村门口。

陈咏周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标有“茂南罗非鱼金融创新体系”的图表,这张图表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当地政银协同的策略与路径,体现出当地政府与金融部门共同促进罗非鱼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心。“我们要把罗非鱼打造成茂南的一条‘致富鱼’、一条‘养生鱼’和一张中国鲜味的名片。”陈咏周信心满满地说。

让普惠金融的力量助茂名“土特产”腾飞

图为开设于化州平定镇上的邮储银行化橘红支行。

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构建“土特产”健康产业生态

作为广东第一农业大市、全国重要农产品供给和岭南农业基地,茂名农业产值超1100亿元,粮食、蔬菜和肉类总产量多年稳居广东省第一。记者在茂名采访期间了解到,茂名市作为广东唯一代表城市,正在以普惠金融服务茂名市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线,全力申创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

据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茂名坚持“边申边建”,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推动普惠金融可得性、覆盖面、获得感不断提升。2024年,茂名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做好“土特产”金融大文章》案例在全国普惠金融改革工作交流会上给到展现。茂名市普惠金融实现了较快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9.78亿元,同比增长15.23%。

在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的推动下,茂名市搭建了金融服务“土特产”“1+N”政策框架体系,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五棵树,一条鱼”特色农业产业的指导意见》及《金融支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方案》《金融服务茂名荔枝产销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10多项政策指导意见。同时,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配套支持,设立了“茂名市乡村振兴贷平台”“转贷资金平台”“政银保”合作贷款支持平台,有效降低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成本、提升融资能力。如,茂名市从乡村振兴财政帮扶资金中安排划转10%的资金,组建规模5.16亿元“茂名市乡村振兴贷平台”,为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信贷资金提供贴息、保费补贴,截至3月末,通过该平台共有18.5亿元信贷资金被投放用于支持“土特产”发展;设立“转贷资金”平台破解市场主体“过桥”融资难题,已累计为中小企业完成转贷金额达66.98亿元,为企业节省短期融资费用1.34亿元。

据记者了解,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因地制宜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模式,推广“再贷款+‘土特产’”“再贷款+政府贴息乡村振兴贷”“再贷款+应收账款供应链”等模式,精准滴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产业链条良性循环发展。如,化州农商银行运用“再贷款+化橘红产业”模式,创新“橘红贷”专属信贷产品,支持化橘红种植、收购、加工全链条关键环节发展。2024年,该行累计运用“再贷款+化橘红产业”模式发放化橘红产业贷款63笔9974万元。茂名农商银行通过“再贷款+政府贴息乡村振兴贷”组合,为罗非鱼养殖企业发放年利率3.6%的贷款,加速新场地建设进度。

为破解“土特产”缺抵押、缺担保等融资痛点难点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综合运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平台等,深化征信赋能,创新“资金流平台+农户征信+土特产”授信模式,落地了广东省首个产业整体授信模式。2025年3月初,茂名市化橘红特色产业集群整体授信签约仪式在中国化橘红博览馆举行,茂名辖内8家金融机构与8家化橘红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现场签约授信额度2.53亿元,涵盖化橘红产业标准化种植、冷链物流、生物萃取等产业主体,并实现首笔600万元贷款的即时发放。化橘红整体授信及征信赋能模式也为金融服务其他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

让普惠金融的力量助茂名“土特产”腾飞

图为设置在高州柏桥高速服务区内的金融综合服务站。 本文图片 张宏斌 摄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精准滴灌“土特产”经营主体

记者在茂名采访时发现,茂名当地的金融机构在服务“土特产”经营主体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在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的统筹推进下,茂名当地金融机构结合茂名“土特产”经营主体特征,创新开发适配性强的信贷产品,推出“荔枝贷”“橘红贷”“沉香贷”“罗非鱼贷”“惠农通宝(五棵树一条鱼专享贷)”等“茂字号”金融产品,持续增加“土特产”信贷供给。如,中国银行茂名市分行通过“惠农通宝(五棵树一条鱼专享贷)”惠及“五棵树一条鱼”产业上下游市场主体100余户,贷款余额6.16亿元;化州农商银行“橘红贷”惠及化橘红产业主体778户,金额8.29亿元。邮储银行茂名市分行引入政府风险补偿机制、农业保险、省农担公司,推出“农林牧渔行业产业贷(农担批量担保模式)”,降低担保门槛(无需抵押)和融资成本(茂南区罗非鱼产业贷款执行0.25%担保费率),累计向罗非鱼产业投放贷款7.83亿元。同时,大力推动拓宽涉农融资抵质押物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林权、畜禽活体、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碳汇预期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等业务,在全省首创“农房风貌贷”“土地生产托管贷款”“肉鸡抵押贷款”。

要想让“土特产”健康发展,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不可或缺。针对农业生产风险高,易受天气、病虫、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的影响,茂名市财政局、茂名市农业农村局、茂名金融监管分局协同推动农业保险创新,创新开展生猪价格保险、“饲料+期货”价格保险、水稻收入、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等13个险种,推出指数保险、期货保险、碳汇综合保险等商业性农业保险44个,基本实现岭南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70多个险种全覆盖。如,人保财险茂名分公司推出荔枝全生产链条保险,将生产链条的所有风险点都纳入保险保障,育种环节有“古树种质资源保护保险”,土地流转环节有“履约保险”,种植环节有“政策性荔枝种植保险”,采收环节有“果农采摘意外保障保险”等。

为了打破涉农主体信息孤岛、数据壁垒以及要素割裂的局面,邮储银行茂名市分行联合农业龙头企业、物流企业、科研院所创新成立全国首个服务乡村振兴数字化产业联合体——“数字链农产业联合体”,推动打造“农业科技+数字金融+物流”的全产业服务模式,着力构建涵盖电商、物流、金融、数字农业等丰富内涵的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圈。据了解,“数字链农产业联合体”已累计发放贷款21.37亿元,助农助企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24.65亿元。

为契合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文化、旅游、交通等融合发展及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茂名成立了金融服务驻点电商协会。每到销售旺季,金融机构服务队会在电商协会驻点提供上门服务,2024年累计为“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电商企业提供贷款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