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对新时代金融工作作出指引。
成立20周年的阳光保险一直是金融业中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实干者代表,其始终立足于主业,以实业心态做金融,扎实贯彻落实政策与监管要求,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落地见成效,答好这道来自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提升科技质效 助力科技金融
阳光保险持续强化科技保险服务,增强企业对新型技术投入的信心,着力促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以金融活水滋养科技创新“种子”。
日前,阳光财险为某企业承保生命科学责任险,该险种聚焦生命科学领域核心风险,覆盖产品质量缺陷、临床试验意外等场景,为企业提供经济损失及法律费用保障,可助力释放企业研发资金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信心,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特别支持环保医疗技术、绿色制药等可持续发展项目,通过风险兜底加速绿色科技成果转化。
上述案例正是阳光保险以创新金融产品助力科技企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阳光保险聚焦科技活动中的卡点堵点,逐步扩大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等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科技企业的风险保障覆盖面;不断丰富知识产权类保险业务品种,加大相关保险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力度;加强低空经济领域政策研究,密切跟进政策动态,加强承保风险的可行性分析,研发专属保险产品。2024年,阳光保险为科创类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约413亿元。
此外,阳光保险还在统筹运用投资手段支持科技创新。2024年,阳光保险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方向的投研队伍建设,引进具备科技专业背景的人员,对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强化研究覆盖并形成多篇深度研究报告。目前,阳光已布局两支专注于科技创新投资方向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金额约12亿元。
助推减碳添绿 书写绿色金融
为积极响应《指导意见》中要求的“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阳光保险始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保险探索与创新,发挥保险资金优势,推动资金流入绿色产业,全方位支持服务“双碳”目标。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阳光财险深入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需求,锚定消费者维修旧车、置换新车情景,开发机动车置换费用补偿保险(以下简称GAP险),服务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完善汽车产品服务保障体系。GAP险根据车辆不同损失情况设置车辆维修减值损失补偿保险、产品置换责任保险两个产品。小事故维修旧车触发维修补偿责任,消费者获得维修补偿,大事故置换新车触发置换产品责任,消费者可获得同价值新车的折旧费、购置税和上牌费,加上车损险赔偿便可实现“无痛”换车。自去年12月成功出具公司首张新能源汽车GAP险保单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阳光财险已出具158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GAP险,累计承担风险保障2264万元,减轻消费者因车辆维修及折旧产生的经济损失,助力提升消费信心和满意度,进一步释放绿色消费活力。
近年来,阳光保险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等领域创新布局,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保险、提供企业减排设备碳损失保障、开发绿色建筑专属保险产品等方式持续丰富绿色保险产品服务体系。2024年,阳光保险为近250万企业及个人提供绿色保险保障近16万亿元,提供赔款支持约52亿元。
投资方面,阳光保险积极响应“双碳”战略,大力投资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产业方向。截至2024年末,绿色投资超200亿元。
拓宽保险服务 升级普惠金融
阳光保险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和监管要求,深入基层,贴近市场,不断拓宽保险服务区域、领域和群体,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市民、老年人、农民、低收入、残疾人群体等重点人群的普惠保险支持力度。
例如围绕小微企业,阳光保险量身定制产品服务,针对不同行业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研发系列产品,帮助企业筑牢风险屏障。包括“防火保”系列产品、“财+意”组合的装修宝产品、研学旅游意外险产品等。持续优化升级出单系统,建立从承保到理赔全流程的专属服务体系,简化理赔数据、明确咨诉渠道、随时查询进度,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有速度、有精度、有温度的保险服务。同时,打造“伙伴行动”商业模式,助力小微企业分摊经营风险,为小微企业提供安全生产领域的红外热像技术服务等。2024年,阳光保险为约3.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4128亿元。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阳光保险不断健全乡村地区服务体系,探索乡村综合金融保险服务,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保险支持,逐步为农户家庭成员生命周期、生产生活个性化需求提供综合金融保险服务。2024年,阳光财险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98万户次农户提供农业保险风险保障535亿元,支付理赔款6.68亿元,惠及农户25.58万户次。
阳光保险还特别关注新市民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保险产品,如为建筑工人提供建筑施工人员团体意外险,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职业伤害责任险等,确保其得到适当的风险保障。其中,自2014年起,阳光财险率先推出建设工程保证保险,2018年进一步推出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保险。2024年,为2.1万家企业提供超过77亿元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累计垫付农民工工资超100万元,覆盖全国35个省市区,有效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保障农民工权益。
响应社会发展 推进养老金融
为助力人民群众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景,阳光保险扎实推进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持续加大对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客户多元化养老需求。
在养老金融产品方面,阳光保险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不断丰富税优健康险产品供给,满足客户多元化养老产品需求。目前阳光人寿已开发养老年金保险、两全保险、长期人寿保险、长期年金保险产品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同时积极响应税优健康险政策,开发上市包括税优定期重疾险、税优医疗险和税优护理险等在内的税优政策产品,持续丰富税优健康险产品供给。
阳光保险还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涵盖机构养老及居家养老多个渠道,旨在促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全链条的养老服务、全方位的贴心守护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到实处。
其中,阳光保险历时三年建设打造的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在去年全新开业,这座将“山水为骨,文化为魂”设计理念融入其中的稀有岛屿型高端康养社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逸境,让长者心旷神怡;社区还为客户精心提供“五享四悦服务”,从“身、心、灵”三个维度为长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阳光人家·佘山项目为抓手,阳光保险为疏解上海老龄化压力做出积极贡献。
阳光保险还针对活力老人、半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三类人群,在居家健康、居家安全和居家生活三大领域,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解决方案,打造“阳光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其中,以智能服务平台为依托,打造小阳智能屏、视频医生、阳光管家等特色服务,真正实现“服务获得更容易,养老生活更安逸,幸福家庭更如意”的目标。
加速数智转型 智驭数字金融
为紧跟时代趋势、满足市场需求,阳光保险提出并落地“以数据智能打造‘科技阳光’”新战略,深度布局攻坚“人工智能+”,全面推进“科技+数据”的数智化转型,以数据智能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阳光保险以“一台机器与一群客户的关系”的科技目标为指引,以“罗布泊”计划为实践路径,围绕客服、销售、管理“三大机器人”突破落地应用。2024年,智能客服机器人已实现为客户提供车险报案、信息查询、续期回访等服务,全年服务客户1457万人次,智能化服务率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销售赋能方面,公司在智能产品“懂你保险”上线“客户家庭需求分析及保障规划系统”,可运用智能技术快速评估客户风险保障状况,帮助销售队伍掌握“三五七”体系下的客户需求洞察和产品销售逻辑,进一步赋能销售。管理赋能方面,阳光保险打造的行业首创“人伤智能定损机器人”通过图像识别与医学知识库,实现伤情诊断与赔付标准自动生成,目前已处理赔案超17万件,使用率超82%,真正让理赔从“人定标准”迈向“算法公正”。
此外,阳光保险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行业影响力与号召力不断提升。2024年,阳光保险发起成立“保险科技数智创新联合体”,汇聚政府、学术机构、保险公司、科技企业等多方资源力量,进一步推进保险业与科技企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数智科技创新应用。持续发布两部保险大模型白皮书,为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为更好地实现科技愿景,2024年,阳光保险设立科技子公司——阳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化、市场化机制驱动“科技阳光”更快更好赋能主业,引领创新。这也标志着“科技阳光”战略迈入全新阶段。
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阳光保险将持续秉持价值发展理念,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据来源:阳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