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小幅上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这一期报告展望的主题为“全球经济:持续不确定下的薄弱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4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以来,有效关税税率已经下降,但不确定性仍维持在高位。全球经济到目前为止尚具韧性。
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8个百分点
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与4月的预测相比,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达到4.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这一调整反映了中国今年上半年强于预期的经济活动以及中美经贸会谈进展等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上半年,中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超出预期,这主要由出口拉动,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强劲出口抵消并超出对美国出口的下降,此外,中国的财政政策为消费提供了支持。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实现5.3%的增长,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同比增长5.2%。国家统计局表示,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中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小幅上调全球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受美国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面临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报告预计,2025年和202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和3.1%,较今年4月预测值分别上调0.2个和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报告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较4月预测值分别上调0.4个和0.1个百分点,今年预计将增长4.1%,明年将增长4%;将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均上调0.1个百分点至1.5%和1.6%。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预计今年将分别增长1.9%和1%,明年将分别增长2%和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进口商因加征关税预期而提前囤货、当前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低于4月宣布的水平、美元走弱等因素推动金融环境改善、一些主要经济体实施财政扩张政策等。
全球贸易量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预期上调0.9个百分点,但将2026年预期下调0.6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鉴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和贸易限制的收紧,一些贸易量被前置,但由此提供的短期抵消效果将在2025年下半年“降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因美国方面大幅加征关税预期而扭曲。今明两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仍将威胁世界经济稳定。各经济体应通过构建清晰透明的贸易框架减少不确定性。各经济体务实合作至关重要,应致力于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