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5年度枣庄市农商银行选派镇(街)金融专员启动会议现场。
山东省枣庄市近日组织召开了2025年度枣庄市农商银行选派镇(街)金融专员启动会议。至此,标志着枣庄农商银行第四批选派的44名优秀管理人员到镇街脱产挂职金融专员工作正式开始。
枣庄市位居京沪廊道中点,南北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近年来,枣庄市作为全国唯一同时具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三区”叠加一体发展的地级市,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加快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枣庄农商银行在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指导下,立足区位优势,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四年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到镇街脱产挂职金融专员,着力构建金融与镇街经济发展高效对接通道,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行发放涉农贷款134亿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100个,打造省、市、区级乡村振兴样板村16个,为327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8.81亿元,较好地推动了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补链强链固链”擘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枣庄农商银行立足市情农情,围绕辖区镇街金融服务机制体系建设,落实人员调配,统筹“三链”推进,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抓“补链”,组织人才选配。为全面做好全辖5区及枣庄高新区管委会44个镇街金融专员选配工作,枣庄农商银行积极与枣庄市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对接,组织制定《选派金融管理人员到镇街挂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从2022年开始,通过相关程序,每年在全行择优选拔出44名优秀管理人员,由组织部门统筹配置,分别派驻到辖区44个镇街脱产挂职金融专员,一举补齐各镇街一直未有专职脱产金融专员短板,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人才“活水”。
抓“强链”,注重学习培训。结合金融专员下沉服务,为提升复合型能力,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组织做好金融专员岗前集中学习培训。枣庄农商银行围绕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清廉文化等有关内容进行专题授课,并组织深入相关镇街现场观摩,充分认识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履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抓“固链”,完善体系建设。组织制定《枣庄农商银行金融专员考核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金融专员管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办法,坚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聚焦金融支持镇街经济发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数据治理、普惠金融对接会、政银企联动对接会、党建共建等相关工作,并加强日常调度,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聚焦“重点领域突破”开辟特色服务与产业经济融合“新赛道”
立足新形势下“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这一任务要求,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推动乡村产业和实体经济实现新发展。
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主题,狠抓普惠金融服务关键环节。印发《关于开展“普惠金融户户通”活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枣庄农商银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示范样板村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组织金融专员牵头与镇街及辖属村居对接,层层召开“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专题会议,并将“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纳入镇街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考核。先后组织召开“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专题会议200余场(次),对接授信16.26万户,授信金额52.73亿元。
以乡村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结合当地“一域一业”“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组织制定《枣庄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二十一条措施》等,创新推出的“榴乡贷”“亭好贷”“按揭农业贷”等系列专属产品,开启“挂职干部+金融+产业专业户”服务新模式,切实保障信贷产品对应产业项目和农户需求,有力推动特色产业经济加快发展,较好形成“峄城石榴基地”“山亭水泉樱桃基地”“西王庄皱皮辣椒基地”等品牌特色产业基地40余个,实现农业特色产业倍增效应。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统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与助力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组织金融专员积极与所辖工商联及商会对接,召开联席会议,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现场“面对面”与商会会员宣讲相关金融政策,全面做好实体经济及创业创新市场主体等重点类产业客群金融服务。同时,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等系列活动,细化商会会员及相关企业项目建设清单,逐户梳理分类建立台账,“一对一”制定金融服务方案,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先后对接相关企业1987家、预授信15亿元,较好实现民营企业培植与服务新突破。
聚焦“新内涵解命题”生动描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
紧跟“三农”发展新内涵及时代命题,聚焦转型升级和新场景应用,保障金融赋能、有效服务走深走实。
围绕推进新常态下“银农”服务新型体系建设,创新推出“和美乡村云平台”系统,积极组织金融专员做好村居对接,深化“智慧村务业务及村级财务管理”等系列服务,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运转效率以及数字化监督管理水平。其间,通过“和美乡村云平台”及相关服务,先后开立村级经济组织账户2581个,较好满足乡村经济组织金融需求,助推乡村数字化经济建设,为乡村善治贡献金融智慧和力量。
各金融专员立足工作实际,主动对接镇街政务网格员,组织完善“政银”协同网格化服务机制,通过与网格员深化综合服务联动,将金融服务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较好优化网格化金融服务渠道,有效提升居民群众金融服务快达直享。先后联合举办金融知识讲座2000余场次,触达居民30万人次,着力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
以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为落脚点,发挥金融行业优势,统筹“数字+线上”融合金融服务,创新“AI智能外呼系统”平台建设,开启“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组织金融专员依托“平台”系统相关客户信息清单,统筹“走进”客群和“对标”回访,较好优化金融服务,着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其间,“清单式”对接相关客群2170家、预授信11亿元,较好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站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来精准把握,立足资源禀赋和行业优势,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市场定位,统筹完善相关金融政策,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人才保障,深化乡村特色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优化服务质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枣庄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淑斌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