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大幅修正、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以及美联储理事提前离职等一系列事件,让市场心惊胆战,同时也给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整路径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尽管特朗普政府已经将“对等关税”的生效日期推迟至8月7日,但关税政策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这进一步考验着美联储的判断与决策。7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走弱以及就业数据被大幅下修,就是美国经济开始显露疲态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这也给了特朗普继续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的机会。
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7.3万个,创下近5年来的最小增幅,同时显著低于预期的11万个。与此同时,美国7月失业率上升至4.2%。劳动参与率下降至62.2%,连续3个月下降。
更重要的是,在公布7月非农就业数据的同时,劳工统计局同时将5月和6月的非农就业数据进行了大规模下调,5月和6月的非农就业增加数从此前公布的14.4万和14.7万分别大幅下调至1.9万和1.4万,两个月一共减少了25.8万个就业岗位。
对于数据的大幅调整,劳工统计局解释称,修正是基于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的后续报告,以及季节性因素重新计算的结果。不过,对于这一解释,特朗普并不认同,并直接将劳工统计局局长解雇。8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已被解职的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在总统选举前将数据提升至历史高位,而在他胜选后,又将数据下调近100万个岗位。特朗普称埃丽卡·麦肯塔弗犯下50年来最大误差。
从市场的角度看,非农就业数据被大幅下修或将意味着,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似乎并没有美联储预想的那样稳定。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尽管美联储最终决定“按兵不动”,但美联储监管副主席米歇尔·鲍曼以及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均对这一决议表示反对,并认为美联储应该降息。
随后,投下反对票的这两名美联储官员发表声明阐述他们要求降息的理由。两人均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状况表达了担忧。鲍曼表示,随着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并且劳动力市场出现活力减弱的迹象,逐步将小幅限制性的政策立场转向中性是合适的,以主动防范经济进一步恶化及就业市场受损的风险。
与此同时,沃勒则表示,鉴于未来几个月美联储很有可能无法明确关税水平或者关税对经济的最终影响,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在获得明确信息之前就出现疲软——而劳动力市场一旦转向,往往会变化迅速。当前美联储采取观望态度有些过于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特朗普曾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美联储迅速降息,甚至威胁要将鲍威尔提前解雇,不过,美联储一直不为所动。如今,美联储内部在货币政策上的分歧有所加深,沃勒更被认为是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有力竞争者。再加上一位美联储理事提前辞职,这一切都被看作是有利于特朗普“重塑”美联储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市场对于美联储政策独立性的担忧。
8月8日,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宣布提前辞职,特朗普也因此获得提前为理事一职寻找继任者的机会。库格勒在辞职信中并未明确提到辞职理由,只是强调能够在美联储理事会任职,是他一生中的莫大荣幸。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分析认为,考虑到鲍威尔任期临近结束,未来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独立性的担忧可能进一步发酵,金融市场不确定性随之上升。历史经验表明,央行独立性是稳定通胀预期与维护市场信任的关键因素。综合而言,央行独立性是维护价格稳定的关键保障,而价格稳定又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因此,即使面临财政主导压力上升与政治干预的风险,美联储仍倾向于以审慎态度推进降息进程,以维护政策独立性,稳定市场预期与制度信任。
在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降低的情况下,美联储在9月将如何行动值得关注。亚特兰大联储行长博斯蒂克表示,7月就业数据可能意味着劳动力市场风险正在上升,但在看到更多数据之前,还不准备改变对经济的展望。
此外,旧金山联储行长戴利表示,由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就业市场正在走软,并且没有迹象显示关税政策引发了持续性的通胀,降息的时机已经临近。不过,戴利同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9月一定会降息,但每一次会议都有可能成为调整政策的时机。
与此同时,戴利称,如果通胀重新上行并产生溢出效应,或者劳动力市场反弹,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少于两次,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美联储需要降息两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