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

频道:头条 日期: 浏览:

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就经济领域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总体仍保持平稳增长,经济运行向新向好,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我们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具有不确定性。”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在加快落实既定政策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大部分政策举措将按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坚持常态化、敞口式开展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确保必要时能够及时出台实施。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 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谈及“两重”建设项目推进的最新进展,李超介绍说,在“硬投资”(即项目建设)方面,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在“软建设”(即为保障项目实施而推进的制度建设)方面,通过编规划、出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促进形成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营维护的长效机制,提高投入效率。李超举例称,例如,健全高标准农田、管网、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运营、管护机制,保障这些设施持续健康运行、长久造福群众。

“随着一大批‘两重’项目开工投产,将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同时,持续推进“软建设”措施,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确保“两重”建设各项任务干一件、成一件。

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等影响,全球跨境投资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给不少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了影响。对此,李超表示,当前,稳定外资信心最需要的就是确定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继续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李超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完成对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正在根据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各方面关心的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都将在新版鼓励目录中得到充分体现。

外资企业在中国高速发展壮大,再投资已逐渐成为跨国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有效途径。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措施,从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金融支持、提升再投资便利度、做好再投资项目全流程服务保障等方面支持外资企业开展再投资。

据了解,为更好服务外资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了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累计服务8批66个重大外资项目,完成投资额97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全面或部分投产,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发挥工作专班作用,在规划、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重点外资企业“一对一”走访工作机制,跟踪企业在华投资经营动态,及时听取意见建议,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服务保障,支持外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各项支持、优惠政策,高标准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加力扩围政策加快落地、持续显效,成为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引擎。

李超介绍,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信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装修旺季叠加换新补贴,带动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9.7%,仅此5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截至5月5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也有效满足了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超过1.2亿人次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买了心仪的产品。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继续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资金下达,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各类经营主体设备更新融资成本;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制度,提升消费者体验,缓解经营主体垫资压力。三是强化政策储备,及时跟踪评估各项工作进展,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上篇:暂无

下篇: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