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米袋子”“菜篮子”

频道:头条 日期: 浏览:

行走在三湘四水的田间地头,旋耕机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泥土,滴灌设备在阡陌间织就水网,农户们躬身育苗的身影与智能农机穿梭的轨迹,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

农业银行株洲分行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引,深耕“三农”沃土,通过需求精准对接、产品多元创新、服务效能升级三大抓手,为春耕备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该行组建了9支“春耕服务先锋队”走村入户,摸排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资金需求。与此同时,该行推出“烟农贷”“乡村振兴带头人贷”等特色产品,开辟春耕信贷绿色通道,实现“需求快响应、审批加速度、资金速到账”。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涉农贷款较年初净增8.4亿元,余额突破163亿元,惠及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3万余户,以真金白银守护“米袋子”“菜篮子”的丰产底气。

圆“智能农机梦”智慧犁铧耕出沃野新章

在“湘东粮仓”攸县的广袤农田里,无人旋耕机的轰鸣声与插秧机的节奏交织成春耕交响曲。退役军人何义站在田埂上,望着连片的稻田面露欣慰。从最初承包10亩试验田,到如今成立合作社流转3000亩土地,他用15年时间完成了从“单打独斗”到“带领200多名乡亲共同致富”的蜕变。

“现代农业拼的是机械化,但设备投入就像无底洞。”何义指着正在建设的钢结构粮仓解释道,他今年计划新建中型仓库,新增烘干设备和无人植保机等,但近百万元的资金缺口让他犯了难。农业银行攸县支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结合合作社与200多农户的包销协议,量身定制“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方案,仅5个工作日便将100万元信贷资金发放到位。“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何义立即采购了3台烘干机,“周边散户的粮食烘干成本能降两成,合作社服务半径扩大到了15公里。”何义说。

在金融活水浇灌下,攸县的智慧农业版图不断拓展,全县春耕期间投入智能农机具超5000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以上。农业银行攸县支行一季度新增投放涉农贷款500笔,金额1.68亿元,重点支持12家新型农业主体升级设备。“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科技种田,农行给了我们新农人足够的底气!”何义抚摸着崭新的无人插秧机,笑容里满是憧憬。

金叶生金信贷“及时雨”润泽千亩烟田

界首镇的春日烟田里,新翻的泥土泛着湿润的光泽,烟苗在春风中舒展嫩叶。作为茶陵县烟叶种植的核心乡镇,这里的烟农们正紧抓农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种植大户谭建伟今年计划种植80亩烤烟,但前期育苗、翻土、农资采购等环节的资金压力让他眉头紧锁。“光是烤烟煤和肥料就得垫付十几万元,更别说人工费了。”他蹲在田埂边,捏着烟苗叹息道。

农业银行茶陵支行的“春耕服务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难题,客户经理现场通过手机银行演示“烟农贷”申请流程。依托大数据风控模型,系统自动调取谭建伟的种植面积、历史产销记录等数据,仅3分钟便完成30万元贷款审批。“真是雪中送炭。”收到资金后,谭建伟立即着手完善排水系统,在烟田周边开挖了2公里沟渠,“谷雨前后雨水多,现在清沟排涝都跟得上,今年亩产300斤烤烟没问题!”谭建伟说。

为保障烟叶产业稳产增收,农行茶陵支行早谋划、早行动,年前便联合镇政府、烟叶站建立“烟农信息库”,精准摸排百余户种植户需求;创新推出“一站式”极速放贷模式,贷款申请、合同签订全流程线上化,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到账。截至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烟叶贷款65笔,金额508万元,支持种植面积超2600亩。界首烟站负责人说:“这些贷款就像及时雨,浇灌出的不仅是烟叶,更是乡亲们致富的希望。”

科技育苗数字暖流催生棚室春潮

走进宋家湾村的白关丝瓜种植基地,育苗大棚内雾气氤氲,补光灯在秧苗间投下温暖的光晕。基地主管袁鹏手持温控仪,仔细检查每个育苗棚的温湿度。“低温寡照会导致叶黄减产,用白炽灯补光能提升叶绿素含量,出苗率提高三成。”袁鹏说。不远处,工人们正为棚顶加盖多层保温膜,应对湖南“一日四季”的善变天气。

“多亏农行和气象局联动,寒潮预警信息提前三天就收到了。”袁鹏说。农业银行株洲分行创新“金融+气象”服务模式,与市气象局共建预警平台,为农户提供气象预警信息,指导农户完成设施农业的防寒加固。

金融服务不断向田间延伸,农行株洲分行在全市范围内升级改造775个“湘村振兴通”乡村振兴服务站,农户足不出村即可办理贷款申请、社保缴费、涉农补贴等业务;开展55场“惠农大讲堂”,将反诈知识、农技指导送到农户家门口。炎陵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在培训会上说:“农行的服务就像春雨,既及时又精准,滋润着现代农业的每一寸土壤。”

春风掠过三湘田野,金融活水在阡陌间奔涌流淌。从界首镇烟农舒展的眉头,到攸县粮仓轰鸣的农机,再到宋家湾大棚跃动的数据光点,农业银行株洲分行以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将“及时雨”精准洒向春耕热土。这一笔笔信贷资金,不仅是破解生产瓶颈的“金钥匙”,更是托起产业升级的“硬支撑”。当金融血脉与农业筋骨深度融合,当科技力量与传统耕作碰撞新生,乡村振兴的种子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破土拔节,茁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