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我行留存的证件有效期已过期或失效,根据监管要求,若逾期未更新,我行将中止您账户的非柜面渠道业务办理,请及时到我行网点或登录手机银行更新证件相关信息。”今年以来,高先生的手机多次收到银行发来的提示短信。
“这张卡还是10年前办的,收到短信提醒,我才发现证件要过期了。”高先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为了不影响银行卡正常使用,他打算抓紧时间去银行更新信息。
除了提示证件的有效期,近期,多家银行还对个人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开展核实。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家银行发布公告,将对客户身份开展信息核实工作。从需要核实完善的个人客户信息范围来看,不仅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联系电话以及身份证件,还需要客户提供住所地或工作单位地址。
中小银行开展个人客户信息核实
“我行将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6月10日,宁德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拟于2025年6月起对九要素不全的客户暂停非柜面业务,“您可提前通过我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等渠道了解本人身份信息情况,并及时对您的身份信息进行更新维护。”
从需要核实完善的个人客户信息范围来看,不仅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联系电话以及身份证件等,还需要客户提供住所地或工作单位地址。
“如您在我行留存的身份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或有效身份证件过期且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及时更新,我行将限制您名下账户交易功能。”日前,广州银行发布的公告也显示,将持续开展个人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核实与完善工作。
除了个人客户外,还有银行对单位客户也提出了身份信息核实的相关要求。根据南平农商银行近日发布的公告,非自然人客户需要完善名称、经营范围、经营执照、法定代表人及收益所有人的相关信息。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昆仑银行、广州花都稠州村镇银行、南平农商银行、湖北丹江口农商银行等超过20家中小银行发布了客户信息核实的相关公告。除中小银行外,国有大行也有相关动作。
“为进一步落实个人账户实名制、客户身份识别等法律法规要求,我行持续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5月16日,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发布的公告显示,如客户在该行留存的身份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或有效身份证件过期且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及时更新的,将无法对客户名下账户继续提供金融服务。
去年4月,邮储银行也开展了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核实工作。同时,邮储银行提醒客户,自2024年8月起,该行在前期个人客户信息治理及业务限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对身份信息仍不完整、不真实或个人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证件真实性存疑的个人客户依法开展业务限制。
从源头保护金融客户账户安全
金融机构之所以对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如此严格,其本源还是为了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主要是为全面落实监管部门关于客户身份识别的相关要求,维护存款人合法权益,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对于开展个人账户信息核实的原因,南平农商银行表示。
记者发现,多家银行在开展客户信息核实工作时,也都提到“加强个人银行账户管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保障账户资金安全”等关键词。
“近期各家银行都在纷纷加大对客户信息核实完善的力度,主要是针对存量客户。”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此举旨在通过加大对客户账户信息的主动管理,防范被不法分子利用,从源头提醒与保护好金融客户的账户安全。
多家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领罚单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被罚的银行机构数量明显增多。
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发现,截至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本月共对银行机构开出26张罚单,其中有18张罚单与“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有关。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罚款100万元;时任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徐某昭因对该行上述行为负有责任,被处罚金5万元。
此外,上饶农村商业银行因“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多项原因,合计被处罚金96.81万元;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原因被罚91.2万元。
“这也反映出账户管理工作仍是银行机构合规工作的重中之重。”苏筱芮表示,银行机构需要及时对此类罚单进行研判,汲取同业机构的经验和教训,在改进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具体岗位落实好相关责任分工。
记者注意到,为了加强个人银行账户管理,还有多家中小银行正在开展个人银行账户清理工作。根据湖北当阳农商银行发布的公告,该行将对客户信息不全、客户信息不准确、非实名制账户、身份信息缺失或过期等个人账户进行清理。对清理范围内的个人账户将采取限制非柜面交易等控制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账户清理并非“一次性”工作。湖北武穴农村商业银行在公告中提示,将于公告发布后开展账户清理工作,此后该行将每月对不符合规定的账户实施持续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