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泰康资产—财通—远景新能源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总规模2.85亿元。据悉,作为市场首单以平价风电场为底层资产的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证券,该计划的成功发行不仅标志着风电资产证券化迈出关键一步,而且也为保险资管公司进一步拓展交易所ABS业务提供了有益借鉴。
近年来,保险资管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ABS)业务的进程逐步加速。《金融时报》记者根据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和上海保险交易所公开信息统计,按发布时间计算,截至6月20日,保险资管公司今年共登记37个资产支持计划,产品规模合计达1700.96亿元,同比增长16.61%。自2023年开办保险交易所ABS项目以来,保险资管公司作为承销商/管理人的交易所ABS项目累计发行11个,合计发行金额为165.85亿元。
ABS业务,是指以存量资产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活动。目前,保险资管公司的ABS业务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资产支持计划,另一类是国寿资产等5家保险资管公司试点开展的交易所ABS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开展资产支持计划更为普遍。在业内人士看来,资产支持计划让保险资金在传统的债权和股权等投资产品外获得了新的可投资资产,其收益固定的特点和现金流来源的多元化,符合保险资金的风险偏好,这使得资产支持计划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新出口。
2021年9月,资产支持计划从注册制变为登记制后,实现了快速发展。据公开信息统计,2021年,保险资管公司登记的资产支持计划规模首破千亿元,达1500多亿元,2022年突破3000亿元,2023年增至4600亿元,2024年出现了小幅下滑,接近4200亿元,今年截至目前,登记规模同比上升。
交易所ABS业务于2023年10月开始试点。2023年,沪深交易所向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太保资产、人保资产以及平安资管5家保险资管公司出具无异议函,同意其开展交易所ABS及REITs业务。
截至目前,除了已发行的165.85亿元外,目前,人保资产和太保资产还有三个交易所ABS项目正在审批,合计发行规模为50亿元。
多家获批试点的保险资管公司曾公开表示,将积极参与交易所ABS业务。在泰康资产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段国圣看来,获准开展ABS及REITs业务,是保险资管公司业务范围的重要扩展,将极大提升保险资管公司创设更多金融产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从“投资人”到“管理人”,保险资管公司参与ABS及REITs业务,是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保险资管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在产品创设方面的优势,丰富ABS、REITs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优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渠道,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另一方面,保险资管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在基础设施领域丰富的投资、管理、运营经验,促进资本市场与保险资金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REITs市场的完善,构建市场良好生态。
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支持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等加大科创类债券投资配置力度,推动保险机构投资资产支持计划等证券化产品。
政策层面的支持让业内人士持续看好保险资管公司开展ABS业务的前景。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发布的《保险资管业创新型产品季度观察与展望》显示,保险资管公司开展ABS、REITs业务对于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盘活更多基础设施项目、丰富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渠道有着积极意义。
业内人士预测,保险资管公司担任管理人的交易所ABS和REITs产品或进一步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