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运行态势稳健良好。上证指数在时隔9个月后于日前再次突破3600点;截至7月29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北向资金上半年持仓市值增加近800亿元……
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在部署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任务时提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袁闯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走出了震荡向上的行情,政策层面推动市场回稳向好的手段与工具不断丰富、成效明显。在今年4月份面临美国“对等关税”冲击,市场出现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中央汇金等及时、果断出手,有效稳住了市场情绪,改善了市场预期。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不断筑牢市场长期向好的基础,持续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市场回稳向好提供源头活水。
上半年新开户数显著增长
自4月初以来,A股主要指数呈现出震荡上行行情。同花顺iFinD显示,4月8日至7月30日的78个交易日,沪指期间累计涨幅为16.76%,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为31.01%。
赚钱效应会吸引更多新投资者入场。上交所数据显示,今年6月A股新开户约165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开户163.8万户,机构投资者开户0.84万户,比5月增长5.8%;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开户数达1260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开户约1255万户,机构投资者开户约5万户,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2.8%。
华西证券研报认为,今年上半年A股新开户数量,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新开户数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股市场正逐步回暖,成交活跃度也有所提升。首先,这表明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正在增强;其次,稳市场稳预期政策的效果已开始显现;再次,股市赚钱效应显现,或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和新投资者入市。
对于近期行情走势,兴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启尧认为,“两融”资金是本轮市场突破的重要助推力量之一。6月下旬以来,已连续5周流入超百亿元,当前沪深“两融”余额自今年3月以来再次突破1.9万亿元。
多因素实现共振
7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这些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较5月末的33.74万亿元增长1.93%。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自2024年初以来第9次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保险资金也加大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带动今年上半年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类资产价格回升,各类机构资金对于推动A股上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华西证券认为,从基本面来看,二季度以来,A股上涨行情与“公募、私募仓位抬升、融资资金净买入”形成了正反馈效应,后续随着股市赚钱效应显现,居民增量资金入市亦值得期待。
袁闯认为,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措施推动下,我国资本市场进入投融资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居民财富增值方面的功能将不断强化,市场长期稳健运行的基础不断巩固。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前市场环境仍保持积极因素占主导,不过投资者仍需要关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一些短期因素的边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