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驱动 上半年保险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频道:解密 日期: 浏览:

整体来看,上半年保费收入持续向好。其中,人身险业累计保费同比自4月转正后继续保持正增长,财产险业则保持稳健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利率下行背景下,各大险企中分红险产品的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潜在利差损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另一方面,随着非车险“报行合一”有序推进,下半年,财产险业的承保盈利、风控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望显著改善。

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保险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人身险业和财产险业发展状态良好。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达3.74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31%;赔付支出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9.41%。

民生证券研究院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张凯烽表示,整体来看,上半年保费收入持续向好,人身险业累计保费同比自4月转正后继续保持正增长,财产险业则保持稳健增长。

人身险业保费保持高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人身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96万亿元,同比增长5.64%。其中,6月单月人身险业原保费收入4908亿元,同比增长16.3%,环比增长21.5%,延续5月16.6%的高增长势头。

从具体险种业务看,上半年,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2876亿元,同比增长6.63%;健康险业务为4614亿元,同比增长0.15%;意外险为216亿元,同比下降6.09%。保户投资新增交费(万能险为主)同比下降3%,投连险同比下降20.39%。6月单月,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4141亿元,同比增长21%。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随着健康险需求的阶段性饱和及产品预定利率的下调,人身险公司展业重点纷纷转向分红险,以降低负债端刚性成本。今年以来,保险行业加大分红险产品销售力度,尤其是部分上市险企分红险产品保费收入占新单保费收入比例超过50%,带动传统寿险保费收入实现高增长。此外,低利率市场环境中,保险产品凭借相对稳定的预定利率优势,成为消费者锁定长期收益的优选工具,带动了保费增长。

东吴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上半年新单保费增速持续改善,主要受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以及保险预定利率下调预期等因素的催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调晚于银行存款利率,存在一定收益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预估下一步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将促使部分消费者提前投保,带动保费上涨。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身险行业,寿险业的增速显著高于人身险业的平均水平,显示出寿险业强大的增长潜力和消费者对长期保障需求的持续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居民财富管理意识的提升,寿险产品以其长期的保障功能,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对于安全稳健的寿险产品偏好日益增强。”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战略规划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展望人身险业未来发展趋势,王向楠认为,下半年人身险业存在三方面机遇:一是受利率下行影响,储蓄型产品可能通过分红机制、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等创新设计维持较强的吸引力。二是养老金融政策红利和监管对产品创新的支持,有助于推动年金保险产品的快速增长。三是监管部门强化“报行合一”抑制短期费用竞争,但会提升业务质量。

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最新的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随后,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工银安盛人寿等保险公司纷纷发布关于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信息公告,决定9月1日起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

对此,张凯烽表示,未来,各大险企中分红险产品的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潜在利差损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意外险与健康险增长显著

财产险业务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财产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7744亿元,同比增长4.06%。从险种结构来看,车险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财产险公司的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505亿元,同比增长4.5%。

“目前看,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仍是财险行业保费收入的主力,反映出汽车保有量提高和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王向楠表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和消费者对车辆安全保障的重视,车险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达156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展望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等,将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持续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财产险行业非车险业务表现亮眼。其中,意外险保费增速领跑非车险业务。上半年,财产险行业意外险保费收入为291亿元,同比增长12.36%。“意外险保费收入增幅领跑,一方面得益于上半年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带来的保险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新业态人员保障需求不断得到完善带动保险需求增加。”王向楠说。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达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带动意外险业务大幅增长。此外,随着新业态就业人员的保险保障不断完善,意外险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财产险行业健康险业务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9.08%。对此,王向楠表示,健康险保费收入的高增速反映出健康险产品在财产险行业的重要性提升。

记者采访中发现,健康险作为重要的风险转移工具,市场需求愈发旺盛。上半年,各财产险公司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适应市场需求,推动保费收入增长。

对于健康险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瑞士再保险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寿险和健康险保费增长将超过GDP增长,且中国市场在世界保险业中的重要性将持续提升,在全球寿险与健康险市场中的份额将增至17%。其中,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等政策,有助于推动医疗险、护理险等险种成为健康险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除意外险和健康险产品外,责任险和农业保险同样实现了正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财产险公司的责任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3.63%;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91亿元,同比增长2.63%。

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非车险“报行合一”有序推进,下半年,财产险业务的承保盈利、风控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望显著改善。王向楠认为,由于安全生产法修订和实施,责任险保费增幅可能提高,财险业需要更注重运用科技工具提升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