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美铭广场一层,紧闭的玻璃门上张贴着“系统升级”通知,讨要黄金的投资者们攥着永远无法提现的积分记录,终于明白这场“消费致富”美梦的代价。
2025年8月的酷暑中,数十名投资者聚集在山东滕州中福黄金总部。他们手中攥着印有“福宝商城”字样的消费凭证,却再也打不开那个承诺“消费返现”的线上平台。“系统升级,请耐心等待”——公司给出的解释如此苍白,而投资者们已经等待了一个多月。
两个月前,中福黄金的讲师们还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激情四溢地描绘着“黄金+积分”的财富神话:
“消费1万元,拿1万元黄金,还能再赚1万元!”
“消费竟然还可以赚钱,消费还能够增值,花一万回来两万!”
这套话术让福宝商城在短短90天内创造了18亿元的销售神话,吸引了数万消费者入局。当8月的热浪席卷山东,这个黄金帝国却开始显露出它真实的底色——实缴资本为0的注册资本,无法打开的电商平台,和堆积如山的消费者投诉。
01
黄金外衣下的资本迷局
中福(山东)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15日,在官方的宣传中,它是一家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号称“鲁西南地区同行业注册资本最高的公司”。
公司董事长周俊臣被包装为“2023年被中国人民银行评定为中国诚信企业家”,讲师们强调这项荣誉“全国只有50个”,以此证明公司的“含金量”。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却揭露了另一番景象
所谓的“央行颁发”荣誉也被证实不实——中国人民银行从未颁发过此类奖项。
在看似辉煌的背后,中福黄金的运营模式已经显露出多重风险。企查查数据显示,该公司目前涉及2个司法案件,1份裁判文书,1条立案信息和12条开庭公告,案由多为买卖合同纠纷。
更令人警觉的是,2025年8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福黄金正在进行营业执照作废声明,公司解释称执照“丢失”。
02
积分游戏的财富幻觉
中福黄金构建的“福宝商城”平台,设计了一套精密的消费返利机制:
用户在平台消费10000元购买黄金,可获得2000绿色积分和2000权益值。平台承诺通过36-40期释放,最终返还用户最高10000元的消费券。
讲师在招商会上激情宣讲:“你消费了1万元,拿到价值1万的黄金,36期补贴拿到1万消费券,通过转让变现1万元。花了一万,回来了两万!”
这套机制还设置了多级奖励:
• 直接推荐新用户可获得其消费金额10%的分享补贴
• 获得被推荐用户50%的权益值
• 团队管理奖按级别提取5%的管理补贴
更诱人的是,中福黄金鼓励投资者“不拿黄金纯投资”:投入10万元,可直接获得50万元的积分额度,承诺更高回报。
03
传销魅影与法律红线
中福黄金的商业模式踩中了多条法律红线。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的分析指出,该模式具有典型的非法集资三特征:
1. 承诺保本高收益:消费返现模式承诺远超市场水平的回报
2. 面向不特定公众: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宣讲广泛招揽投资者
3. 缺乏真实商品交易:允许“纯投资”不提取黄金
在奖金制度设计上,中福黄金采用的门槛费、直推奖、团队计酬模式,直接违反《禁止传销条例》。其讲师培训材料中明确写道:“公司每卖1万块钱,拿400块钱给大家发消费补贴”,将销售利润转化为推广奖励。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福黄金在全国建立了29家分支机构,通过快速扩张吸收新资金。2025年7月,就在危机初现端倪时,公司还在安徽、曲阜等地新设分公司。
04
崩盘前兆与投资者困境
2025年8月,中福黄金精心构建的财富神话开始崩塌。投资者们陆续发现:
• 福宝商城平台无法打开,官方解释为“系统升级”
• 实物黄金停止发货,返现承诺无法兑现
• 客服响应中断,维权通道关闭
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愤怒与焦虑溢于言表:
“现在都不发货了,很是怀疑”
“我爸买的黄金产品已经快一个多月不给返钱,黄金也没给”
“听说有不少客户现金不能如期兑换,该公司总往后拖延”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位于山东滕州的中福黄金总部虽仍在运营,但面对消费者投诉,公司高管选择了沉默。8月17日,当记者前往中福黄金集团旗下的希尔顿国际酒店采访时,该公司王姓总裁仅表示会“留下问题”,但始终未作回应。
05
黄金困局的警示意义
中福黄金事件揭示了中国黄金珠宝市场繁荣背后的监管盲区。2024年,中国黄金珠宝市场零售规模达11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1%,但市场集中度较低,前十名品牌仅占38%份额。
这种市场格局为一些企业提供了“创新”空间,也带来了风险隐患。中福黄金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地出现类似“黄金托管”“黄金租赁”等商业模式,最终都因资金链断裂而崩盘。
法律专家指出,任何以黄金为媒介的金融创新,只要涉及固定回报承诺、资金池运作和多层返利,都可能触犯《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
真正的黄金投资应该是透明、规范的。正规黄金品牌如周大福、老铺黄金等,依靠产品创新和文化赋能赢得市场,毛利率维持在25%-50%的健康水平。
06
结语
周乾隆餐饮连锁、匠鑫黄金、悠比商贸——这些中福黄金旗下看似多元的产业,如今都成了投资者无法兑现的积分符号。在滕州总部,那些曾热情讲解“消费致富”模式的讲师们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前台不断重复的官方说辞:“系统升级中,请耐心等待”。
一位头发花白的投资者在紧闭的玻璃门前呆坐良久,他手中的消费凭证显示累计积分达28万分,按规则可兑换14万元。这些数字曾是一个月前他眼中的财富,现在却成了一堆无用的电子符号。
山东枣庄市场监管局的档案里,中福黄金的营业执照作废声明文件静静躺着,而全国29家分支机构的招牌仍在闪烁。黄金的光芒掩盖不了商业的本质,任何脱离价值创造的“暴富神话”,终将是沙上筑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