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不变,而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
对于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等待”将是关键词。一直以来,在货币政策调整问题上,鲍威尔都表现得较为谨慎。这也令美联储在本轮降息周期中要明显落后于欧洲央行。而这也成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批评鲍威尔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鲍威尔作出“不急于降息”这一判断也在情理之中。在5月的货币政策声明中,美联储承认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和通胀上升的风险已经增加”。并且从鲍威尔的表态中可以看出,在支撑美国经济以及应对通胀上行风险这两项任务中,美联储的政策决策者们现在更倾向于后者。这也就意味着,在没有看到通胀上行风险减弱的情况下,美联储的降息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总体而言,目前有三个重要因素影响着美联储降息节奏。第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该因素也是导致美联储不敢轻易继续降息以及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担忧的“罪魁祸首”。
自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层出不穷。不仅对全球的贸易伙伴们广泛加征钢铁和铝关税、汽车关税以及汽车零部件关税,更是推出了所谓的“对等关税”,严重破坏了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朝令夕改,巨大的不确定性让全球金融市场苦不堪言。
尽管特朗普政府目前暂缓执行“对等关税”90天,并且开启了与多个国家的贸易谈判,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已严重损害了美国政府的信誉。面对此种情况,鲍威尔说需要更多时间观察一下情况再做决定是明智之举。尽管特朗普屡次批评鲍威尔降息太迟,敦促美联储尽快降息,挑战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鲍威尔已明确表示货币政策不会受特朗普的影响。
第二,关税政策令美国通胀上行压力渐强。自特朗普政府实施广泛的关税政策以来,市场对于美国通胀将升温反弹的担忧不断加剧。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进口成本上涨大多数都将由美国本国的企业和民众承担。
尽管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并未显示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推升了美国通胀水平,但只要关税政策一天不取消,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就会持续存在。数据显示,美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连续第三个月低于预期,创下自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美国4月核心CPI同比持平2.8%,符合市场预期。
事实上,在特朗普政府实施混乱的关税政策前,美国的通胀水平已呈现降温的趋势。而关税政策给美国通胀水平带来的影响预计可能会在今年年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美联储不能等到通胀已经明显升温后再采取措施。鲍威尔在5月货币政策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超出了美联储的预期,如果关税维持在当前水平,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可能导致长期通胀上升。
第三,美国经济陷入困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2025年一季度陷入萎缩。美国今年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率初值收缩0.3%,主要拖累因素包括进口增加、政府支出减少以及美国消费韧性的下降。
面对走弱的经济,美联储为何不采取行动给予支撑?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具有韧性,并且状况良好。鲍威尔预计美国一季度GDP数据将被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不敢贸然采取行动的原因在于,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主要受到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而同时关税政策又会增加通胀上行压力,减少了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因此,美联储在政策调整上不敢贸然行动,稍有不慎就会打乱市场预期。
综上所述,当前美联储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努力避免通胀重燃,同时也要警惕过晚降息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美联储来说,当前更重要的是先看清关税政策给美国通胀带来的影响,进而在高度的政策不确定性下对货币政策路径进行调整。